汤原“一村一品”走出特色路

竹帘镇永全村蟹稻共生综合种养试验田。

吉祥乡保安村稻田里的小龙虾。

近年来,汤原县在进步传统农业种植的同时,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特色产业进步路径,进步产品附加值,助力农民持续增收。

盛夏时节,作为寒地龙药的代表,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汤原五味子进入快速生长期。太平川乡新兴村村民张涛去年种植了16亩五味子,纯收入1万多元。为了今年有个好收成,入夏以来,张涛夫妻俩就在地里忙碌起来,对五味子开展除老培新作业。

去年,太平川乡新兴村五味子种植基地鲜果产量超100万斤,净产值超600万元。种植五味子让太平川乡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,种植区域从新兴村扩大到全乡一半以上的村屯,种植户从5户进步到180户,种植面积从200亩增加到近1350亩。

东北地区水稻具有卓越质量,其秘诀在于不断创新的农业进步模式。汤原县作为农业改革的先锋,积极探索虾蟹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,实现了“一水两用、一地双收”的高效复合经营。

在吉祥乡保安村,一场农业生态革命正在上演。8万余尾优质小龙虾苗被科学投放至80余亩水稻田中,构建了独特的稻虾共生生态体系。保安村凭借肥沃的土壤、丰富的有机质与矿物质,以及充沛的水资源,为小龙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。

竹帘镇永全村的蟹稻共生综合种养试验田也迎来了新希望,村民赵新雨在汤原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,成功申请省级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,引进蟹稻共作生态种养技术,采用无盘轻简化环保育秧技术,用麻膜代替传统的塑料育秧盘,水稻育秧效率进步20%以上,且每亩地可节省秧苗3至5盘,为稻蟹共生模式下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
盛夏时节,果蔬飘香。德胜村孙家美玉果蔬园迎来丰收季,香瓜的香甜混着蔬菜的清新扑面而来。果蔬园采用“错峰种植、立体栽培”模式,每年果蔬销售额可达20万元,成为德胜村特色农业的“活招牌”,还带动4名村民就近就业。

汤原县全力谋划特色优势产业,着力打造“一村一品”产业新亮点。在聚力实施特色产业拓链、延链、补链、强链规划的同时,还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新进步模式,大力进步林下经济、食用菌、大棚果蔬等特色产业,打造一批集种植、采摘、加工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农业项目,实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进步。(文/摄 张文静 陈俐言 记者 刘大泳)

来源:黑龙江日报

赞 (0)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