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英去前少说话去后说少了,花少7的和谐是演出来的吗?

那英的”少说话”与”说漏嘴”

小编认为‘花儿与少年》第七季开播后,观众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那英似乎在节目中刻意控制自己的言行。出发前她表示要”少说话”,但节目播出后,观众却发现她不仅没少说话,反而由于”说漏嘴”暴露了不少幕后故事。这种”去前少说话去后说少了”的反差,恰恰反映了这一季节目的尴尬处境。

那英在节目中既想维持前辈形象,又忍不住表达诚实想法。比如在选导游环节,她提前在群里暗示大家都要去厨房,结局马思纯偏偏选了机场。那英后来不小心说漏嘴:”自己刚才也游说大家了”,暴露了节目组和嘉宾们刻意营造和谐的努力。这种矛盾的表现,让观众看到了真人秀背后不为人知的”剧本”痕迹。

假和谐背后的真尴尬

《花少7》从开播就试图复制第五季的成功,节目组在选人和环节设计上都下足了功夫。但”北斗七行”的天然默契不是演出来的,而是通过长时刻相处慢慢培养的。第七季嘉宾们从第一天就开始”表演”亲密关系,反而显得刻意做作。
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数要求与张晚意对嘴喝饮料的场景。一个在意养生的前辈突然要与刚认识的年轻男演员共饮一瓶水,这种”亲密”举动明显不符合常理。那英见状忍不住提醒”你擦一下”,却被陈数以”擦一下就有嫌弃的感觉”回绝。这种强行营造的”不嫌弃”气氛,反而暴露了节目组和嘉宾们对”同心”主题的过度解读。

真人秀的诚实界限在哪里

《花少7》面临的根本难题是:真人秀到底应该展现诚实还是制造和谐?第五季成功是由于嘉宾们天然流露的化学反应,而第七季却在开篇就刻意追求表面和谐。那英”去前少说话去后说少了”的矛盾表现,恰恰反映了这种困境。

节目组设计了”往季真题重现”、”7人用100元做一道菜”等环节,表面上是考验,实则是引导嘉宾走向预设的和谐剧本。但正如那英在第一天晚上所说:”第一天大家都挺客气,但后续还有很多磨难,一旦出现过度疲劳等难题,大家的脾气就很容易爆发出来。”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。

小编归纳一下:天然相处胜过刻意表演

《花少7》的嘉宾阵容其实很有潜力,那英、陈数、马思纯等人都是有特点的艺人。与其从一开始就追求表面的”同心”,不如让嘉宾们天然相处,慢慢培养诚实的情感。那英”去前少说话去后说少了”的经历告诉我们:刻意营造的和谐终会露出破绽,而诚实的情感交流才能打动观众。

或许节目组应该少一些设计,让嘉宾们多一些自在表达的空间。毕竟观众想看的不是完美无缺的表演,而是诚实的人际互动和情感碰撞。那英的”说漏嘴”反而成了节目中最诚实的亮点,这不正是真人秀最珍贵的部分吗?

赞 (0)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