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汽车业务迎来转折点
8月19日晚,小米集团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,第二季度小米汽车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,这一数据让市场看到了小米造车业务的积极信号。作为小米集团重点布局的新兴业务,汽车板块的亏损收窄无疑是个好消息。要知道,造车行业前期投入巨大,亏损收窄意味着小米汽车开始进入良性进步阶段。
财报数据显示,小米汽车第二季度交付量持续攀升,单季交付81302台,截至7月10日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。7月单月交付更是首次突破3万台大关。这样的交付成绩,为亏损收窄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第二季度YU7尚未开始交付的情况下,上半年小米汽车交付量已超15.7万台,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。
多业务协同进步 小米集团整体表现亮眼
小米汽车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的背后,是小米集团整体业务的强劲表现。财报显示,第二季度小米集团营收达1160亿元,同比增长30.5%,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元;经调净利润108亿元,同比大增75.4%,连续2个季度突破百亿元。
最受市场关注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突破200亿元,开始步入规模化增长快车道。而小米手机×AIoT分部收入947亿元,同比增长14.8%,再创历史新高。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,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,连续20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;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,同比增长44.7%,创历史新高。
高质量化战略成效显著 新车型YU7表现抢眼
“高质量化”是小米近些年运营的关键词,这一战略在汽车业务上也得到了延续。6月26日,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布,定价25.35万元起,开售后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,18小时锁单24万台。这一亮眼表现,为小米汽车业务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。
YU7开售后,小米汽车用户结构进一步优化。数据显示,YU7开售初期锁单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30%,比SU7同期高4.5个百分点;苹果用户占比52.4%,比SU7同期高4.4个百分点。这种用户结构的优化,反映出小米汽车品牌力的提升和产品吸引力的增强。
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未来增长可期
第二季度,小米研发投入达78亿元,同比大增41.2%,创历史新高,预计今年将投入300亿元。如此大规模的研发投入,为小米在汽车、芯片、AI等创新业务领域的突破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在芯片领域,小米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,成为全球第四家、中国大陆第一家具备自主研发设计3nm旗舰芯片的科技企业。这些底层技术的突破,将为小米汽车业务的长期进步提供有力支撑。
下半年盈利可期 市场前景看好
随着小米汽车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,公司预计下半年实现盈利。这一预期得到了市场分析师的普遍认可。一方面,随着YU7等新车型的交付量逐步提升,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;另一方面,小米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效率上的持续优化,也将有助于降低单位成本。
从整体来看,小米汽车业务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,开始步入良性进步轨道。在小米集团多业务协同的生态优势下,汽车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小米汽车的持续进步也将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和创新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