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结束全国大范围高温持续 秋老虎发威需警惕

三伏收官高温不减 多地持续”蒸烤”模式

三伏天虽已结束,全国大范围高温仍在持续。今年三伏从7月20日持续至8月18日,是近十年来最短的一次,但高温的”耐力”却远超往年。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制下,上海、杭州、重庆等地已连续多日处于”蒸烤”模式,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℃以上。

为什么三伏天结束了还这么热?气象专家解释,全球变暖动向使得极端高温天气更加频繁和持久。上海自8月6日起高温已持续近半个月,未来几天仍将维持在36℃以上;杭州8月19日、20日最高气温预计达40℃,或将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;重庆、武汉、南京、南昌等城市未来一周仍将处于高温”群聊”中。

“秋老虎”来势汹汹 高温或持续至9月

“秋老虎”是指立秋后短期回热至35℃以上的天气,通常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。今年由于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,南方多地的高温预计将持续至9月上旬,部分地区甚至可能打破历史同期高温纪录。

长江流域的四川盆地、湖北、江西、浙江等地未来10天仍将是高温核心区,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℃以上。北方地区虽然华北、东北等地受降雨影响气温略有下降,但陕西关中、河南等地仍将持续高温,西安未来7天高温不断,郑州的高温天气也将延续至8月22日。

高温闷热加剧 体感温度远超实际

近期的高温不仅”热”,而且”闷”。由于空气湿度大,露水凝结点温度普遍偏高,导致体感温度比实际气温高出许多。当露水凝结点温度超过24℃时,人体会感到明显闷热;超过28℃时,闷热感加剧,体感温度可达40℃以上。

目前,黄淮至长江流域多地午后体感温度普遍在40℃以上,四川盆地、湖北、河南等地部分地区甚至可达45℃左右。这种”蒸桑拿”式的天气极易引发中暑,甚至热射病,需格外警惕。

热射病风险高 防暑降温不可松懈

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近期已接诊多例热射病患者。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,病死率高达50%以上,即使幸存也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。高温天气下需特别注意:

–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: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减少户外活动

– 及时补水:每小时饮水200-300ml,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

– 合理使用空调: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-8℃以内,避免冷风直吹

– 警惕中暑症状:如头晕、恶心、皮肤灼热无汗等,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并就医

高温影响多行业 8月底或迎降温

持续高温不仅影响居民生活,也对农业、交通等行业带来挑战。部分地区干旱加重,需加强灌溉和水资源管理;空调负荷激增,多地电网面临严峻考验;高温可能导致沥青路面软化,增加交通事故风险。

根据气象预测,8月底副热带高压可能南退,届时南方高温有望缓解。但在那之前,长江流域及华南多地仍将持续”蒸桑拿”模式。三伏天虽已结束,但面对”秋老虎”的持续发威,大家仍需保持警惕,合理安排出行和生活,避免高温带来的健壮风险。

赞 (0)
版权声明